大暑至,热浪滚滚!江苏的盛夏“蒸煮模式”正式开启,热爱运动,但是被高温劝退?不用担心,三大“保护措施”带你实现户外健身科学、安全,速来get!
一、科学补水:少量多次是关键
从运动开始,每10分钟到15分钟,喝100毫升到200毫升的水,同时应注意饮水的温度适宜,10到20摄氏度的凉水,既不至于让毛细血管快速收缩,还能保证有一定血液接触到对应的温度,进而达到相对快的降温效果。 运动前中后期都要补水,不要只喝纯水,低渗或等渗的糖盐水是最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用不到1%的盐,再加不超过5%的葡萄糖来配糖盐水,既给身体补充一定的盐分,又给身体补充一定的能量。
二、散热降温:结合自身谨慎选择
在高温天气下运动后,可以在能适应的低温和觉得比较舒服的高温之间淋浴五六个循环,由此比较快地让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提高,然后进入恢复状态。每个人身体状况和适应能力不同,冷热水浴虽然是有效的降温方法,但是否适合自身还需谨慎选择。
三、控制时间:避开高温时段
最佳运动时间为清晨6-7时或傍晚18-19时,避开10-16时的高温时段。在运动后要给身体留下足够的修复时间,因此要控制好运动时间——高温天气下的锻炼时长最多不超过两小时,1至1.5个小时相对更好。
特别提醒: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夏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会有所增加,要保持足够的睡眠,中午适当休息,时间不要太长,20分钟为宜。每天要保持适量运动,最好在早晚气温较适宜的时间进行,运动的形式以太极拳、八段锦这些比较舒缓的运动为宜,不要过度出汗,以微出汗为度,或者心率不要超过每分钟1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