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体育局长会议召开 淮安获多项表彰!

时间:24-01-15  来源:淮安市体育局

  1月11日上午,2024年全省体育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体育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合力,按照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体育局长会议部署要求,总结2023年全省体育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努力推动我省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少军在会上作了主题为《努力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 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的工作报告。

  陈少军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体育赛事活动恢复发展的一年。全省体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以加快建设体育强省为主线,团结奋斗,扎实工作,较好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创造了不少亮点和经验。

  陈少军强调,全省体育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体育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按照中央和省有关部署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会议表彰了一批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淮安市体育局获评2022年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和2022年度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淮安区在2023年度全省县级体育重点工作督查中取得苏北地区第二名,荣获2023年度全省县级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涟水县教育体育局获评2023年度体育彩票销售工作成绩突出单位;此外,淮安《“三变三新”赋能消费提升》入选体育工作创新典型案例汇编。

2023年淮安体育工作

体育设施增量提质,全民健身迈上新台阶

  全年新改扩建体育公园3个,新改扩建健身步道50公里,推动全市12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快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建成“1+9”省-市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服务网络。全市21896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布在3545个晨晚练健身点开展志愿服务,国民体质监测合格以上人数达93.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0.6%。

  成功举办承办2023“一带一路”青年体育交流周(江苏)、2023年江苏省健身气功交流比赛、淮安市民俗运动会、淮安市首届全民健身社区运动会、“体育宣传周”系列活动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参与人次近200万,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悦动淮安”品牌。

淮安参加省第四届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达11.28万人次,总参与人次全省排名第五,获评江苏省第四届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最佳组织奖。全市各级体育社会组织共举办赛事活动2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5万余人次。

训练备战优化调整,竞技体育构建新体系

  全市在训体育项目(大项)34个,常年在训运动员达6000余人。创成国家级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所、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基地4所。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淮安输送的4名运动员取得了2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淮安市代表队共有1012人次运动员报名参加62项次,28个大项,806个小项省级青少年体育竞赛的角逐,取得81.5金、55银、84铜、2420.5总分的好成绩,以良好的竞技水平,展现淮安体育精神风貌。

  举办多项高水平青少年体育赛事,包括2023年中国中学生手球锦标赛暨全国青少年手球传统学校锦标赛(U16、U18)和全国射箭U12、U14锦标赛2项国家级高水平青少年比赛,2023年江苏省拳击、柔道、射箭、空手道、沙滩排球等5项省级青少年体育竞赛。

体育产业创新赋能,体育消费打造新引擎

  淮安以赛事为引领,变“流量”为“增量”,成功举办2023年全国蹦床冠军赛、中国职工乒乓球联赛总决赛、淮安马拉松等高水平赛事活动,“淮安马拉松”为各行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950.24万元,赛事产出效益1.89亿元。央视聚焦报道淮安体育工作11次,省级以上媒体报道百余次,吸引社会各界的资源和目光,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体育动力。

  拥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2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个、示范单位3个、体育服务综合体4个。向上争取省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50万元。淮安施河镇、金湖银涂镇体育产业集聚区规模效应显著提升,年产值预计超百亿元。2023年,全市体彩累计完成销售12.96亿元,创历史新高,增幅全省第一,创造1500余个就业岗位。

  淮安白马湖旅游度假区获评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淮安运河“百里画廊”成为全省唯一成功入选2023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据统计,该体育旅游线路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共接待162.93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亿元,实现了品牌口碑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024年淮安体育工作计划

  全面开创群众体育新局面科学规划健身场地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45平方米;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新改扩建3个体育公园、50公里健身步道;指导淮阴区推进“全民健身强基工程”试点工作;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不少于1000场次;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

  奋力实现竞技体育新突破优化省运会新周期备战参赛计划及项目布局;承办7项省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举办7项全市青少年体育比赛;推进县级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推动新一轮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力争青少年运动训练和竞赛注册人数达2000人以上,省体校在训体育后备人才80人以上,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人数12人以上。

  努力提升体育产业新能级力争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达145亿元,实现增加值20亿元;办好2024淮安马拉松、2024全国蹦床锦标赛、淮安市第十届运动会等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积极申报体育产业专项资金、体育旅游项目、体育服务综合体,申报国家级、省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线路。

  积极营造体育文化新氛围大力弘扬塑造中华体育精神;加强运动员、教练员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强化与主流媒体、新媒体合作,讲好淮安体育故事,构建全媒体宣传格局;结合“百里画廊”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助力提升淮安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