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封蕴珊带队调研我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作。淮安市体育局局长祁德霞陪同调研。
封蕴珊一行先后走访了淮安生态文旅区文轩苑小区、古黄河生态民俗园、清江浦区化工新村小区和淮安工业园区张妈办事处,实地查看绿地嵌入式场地建设、使用与维护情况,认真听取了相关单位负责人汇报,并对场地日常开放、积极组织活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封蕴珊指出,绿地嵌入式场地建设工作既是我市民生实事项目,同样也是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各单位各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在推进绿地嵌入式场地建设工作中,不仅要在区域布局上统筹兼顾,体育设施的种类和数量还应考虑各类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要培养群众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意识,充分利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近年来,淮安持续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构建“城区 10 分钟、农村15 分钟”健身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体育场地 2 万余处,总面积近 2000 万平方米,其中健身步道达 3000 余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4.34 平方米,增幅居全省前列。近两年,新改扩建体育公园 6 个、健身步道 100 公里,更新室外体育器材超 1400 万元,设施完好率达 92%。今年已投入 1171.7 万元新建 52 片嵌入式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场地供给率。12 家公共体育场馆年均免费低收费接待群众 200 万人次,为 4.1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定制“体育运动专属礼包”,向特殊群体发放健身优惠卡,让体育惠民触手可及。